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是省内仪器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为校内特色优势专业学科建设点,下属两个二级学科为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和精密仪器及机械。二级学科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于200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一级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成立于201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本学科目前已拥有一支年龄、专业知识、技术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位点拥有江西省学科带头人1名,专职教师3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17人。教学团队和导师团队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52.5 %,教学和导师团队成员平均年龄37.6岁,45周岁以下人员占70 %以上。硕士研究生导师共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人,硕士学位的1人。
学科立足行业和地方需求,围绕有色冶金行业的重大需求开展相关仪器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尤其在矿山安全监测、高能矿冶装备在线检测技术、矿冶智能仪器、离子型稀土高效萃取与稀土金属冶炼装备与技术等在行业和省内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近5年本学位点批获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计科研经费242万,江西省科技落地计划项目1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共计经费89.5万。横向项目7项,经费为245.8万。获省部级奖励3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教材与专著共6部,论文89篇,其中高水平收录45篇。拥有6个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实验室,拥有4个科研平台,本学科共有仪器设备400台/套,实验室面积500 m2。
学科方向:
1.智能传感技术与系统
研究矿冶、有色金属制造装备开发和高可靠性运行过程中所涉及的信号检测、伺服控制、机器视觉等理论和技术;开展复杂机电制造装备可测试性、可靠性、可维护性、高精度控制、故障诊断及其预测、冗余重构等基础理论的研究。
2.精密测控及智能精密仪器系统
研究利用智能材料的智能属性设计新型的驱动器,在多尺度和多场耦合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基于智能材料的仿生结构设计和智能控制策略。研究采用智能结构设计微小和智能的传感器,针对多尺度、多场、多参数测量形成微系统的传感和测量理论及技术。
3.仿生机械与智能机械设计与控制
通过研究仿生机器人的机构学基础理论,开展机器人机构学的结构学、运动学与动力学研究,开展机器人轨迹规划、机器人运动和轨迹控制策略和算法的研究。研究精密机器人系统的控制理论及控制方法,包括系统建模与辨识、智能控制、自适应控制、预测控制、控制器优化设计及系统的集成与性能优化、机器人控制技术及微系统技术等。